(2001太空漫游剧情解析)
- 49
- 2024-12-04 02:00:51
- 27
如何评价电影《2001:太空漫游》
豆瓣评分:8.8
《2001太空漫游》诞生于1968年,在它之前,人类第一次进入了太空,在它之后,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那是属于太空的时代,人类把目光望向光年以外,积极探索地外文明,每时每刻都在产生伟大的想法和科技。
但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的来临,不是因为人类突然都关心起了头顶的星空,而是因为——冷战。
电影里有这样一幕:在黑石的启发下,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爆掉了和自己争水源的同类的头。很多评论因此认为人类的自私和残暴是与生俱来的,是DNA里带着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
有谁想过,人类的自私和残暴也许并非来自于基因,而是因为人类生命本身和周遭环境的促狭?
水就是这么点水,你喝了我就没得喝。而大家的生命形态就是这么个揍性,离了水活不了。生存,又是生命的根本需求。三者碰到一起,只有干架了。换句话说,也许不是人类天生自私、残暴,而是因为自身生命形态和周遭环境的限制,不得不自私、残暴、争夺。
如果不是为了争点儿什么,谁愿意发动战争?谁不想成天在家躺着看《老友记》?还不是因为没办法么?我总得活着吧?但是外部环境能提供的东西就是这些,不抢?就你能,你别抢。
人类丑陋。为什么?因为人类时时刻刻受到限制。自身生命形态的限制,能力的限制,意识的限制,知识的限制,生存环境的限制......因为有限制,所以小,所以丑陋——一切丑陋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小,只有大才能产生美好。
骨头也好,飞船也罢,都只是人类的工具,人类通过工具不断向外延伸自己的身体、能力、知识、意识和生存环境,努力追求无限大的时间、无限大的空间和无限大的生命,只有大,才能消灭丑陋,保存美好。
电影最后,新的人类生命诞生了,或者说,人类获得了新的生命形态。通过小说和电影续集我们知道,这种新的生命形态无形无色,单纯地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着,如此,人类终于彻底摆脱了目前这种低级的生命形态的束缚,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再去为了生存而争抢,不再促狭。
由此联想到美苏冷战的背景,让人禁不住对库布里克的创作意图做出这样的猜测:大伙儿甭再窝里斗了,闹到啥时候是个头啊?听兄弟一句,多往外头瞅一眼,答案兴许就在那儿呢。吃过见过,那就是不一样。
谢邀
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电影里经典的经典,导演库布里克在1968年拍摄出来的电影,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在当时的电影能有这样的拍摄手法,这样的电影编剧,这样的美术指导,让人称奇,科幻电影的怪才,他所创作的每一部电影都可以看出他的自负,留给观众的是对于人类,人性,还有对自我无尽思考,这部电影在28分钟才开始出现第一句台词,后面的台词也是极少的,约88分钟没有台词,大部分的故事都是通过镜头组接而成为,也也说明了,电影创作者对电影的自负,认为电影不一定需要用语言去表达。
《2001太空漫游》中对人物描写最为细致的应该是庞大的机器电脑HAL,甚至是库布里克多有电影中人物最为出彩的。
在宇航员与哈尔对话时,影片采用了经典的对话段落的拍摄手法,给与对话双方正反打镜头以表现,这种正反打镜头已经暗示了哈尔的人工智能性已经完全可以等同于人类。
在我看来导演是个艺术家,也是独一无二的科幻电影创作者。
最后致敬经典(2001太空漫游)别名(2001星际漫游)
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